绩效棱柱模型:绩效管理的多维视角🌈 模型简介:三维绩效框架的创新之作🎨 绩效棱柱模型(Performance Prism),犹如一座晶莹剔透的棱柱,折射出绩效管理的缤纷色彩。这一模型由克兰菲尔德学院教授Andy Neely与安达信咨询公司于2000年联袂打造,开创了三维绩效框架的先河。与传统的二维模型相比,绩效棱柱模型犹如一股清新之风,为绩效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路。🌟 基本前提:利益相关者的共生共荣🤝 绩效棱柱模型的根基,在于三个不容忽视的基本前提。首先,组织需要关注所有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而非仅局限于股东和顾客。…

21 7 月, 2024 318点热度 阅读全文

🌠 心灵导航:许燕教授的学术航迹 在心理学这方璀璨星空中,每一颗星辰都以其独特的光芒指引着迷茫者的方向。而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星图上,有一颗星发出温暖而明亮的光芒,她就是心理学教授许燕 📚🎓。 🏛️ 学府里的智者:教育与身份 许燕教授,如同一位智慧的守望者,站立在知识的殿堂之中。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的头衔,不仅是对她学术成就的认可,更是对她在心理学领域里不断探索和奉献的象征。👩🏻‍🏫 🗣️ 社群之声:社会心理学会长 作为前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的掌门人,许燕教授不仅在学术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更在心理学的江湖中引领风骚。她的…

22 3 月, 2024 238点热度 阅读全文

鞠强教授:心理学领域的泰山北斗 学海无涯,苦作舟 在知识的海洋中,鞠强教授犹如一叶执着追寻真理的小舟,不断破浪前行。他拥有扎实的心理学高等教育背景,这是其学术旅程的起点,也是其后续研究经验不断积累的坚实基石。正如古人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鞠强教授在心理学领域的深耕细作,正是这种勤学苦练、精益求精的最佳写照。 笔耕不辍,墨宝充盈 在学术的长河中,鞠强教授以其才华横溢的笔触,撰写了无数篇心理学相关的论文和著作。这些文字,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后来者探索心理学的道路。他的笔下,不仅仅是冰冷的数据和理论,更…

10 3 月, 2024 289点热度 阅读全文

中科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马静 引言 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广阔领域中,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无疑是一个璀璨的明珠。这个领域不仅研究儿童从出生到成熟过程中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还致力于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本文将以马静教授在这一领域的贡献为中心,探讨她的研究成果和对教育心理学的深远影响。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背景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是国内领先的心理学研究机构,专注于心理科学的研究和教育。该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心理学研究中心。心理研究所的研究领域涵盖了从基础心…

8 7 月, 2024 360点热度 阅读全文

阿德勒心理学书籍的奇妙世界 个体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这位奥地利心理学家及医学博士,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的理论不仅在心理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更在教育、社会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揭示了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心理机制。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在追求一种内在的优越感,这种追求源于我们内心深处的自卑感。自卑感并非负面的情绪,而是一种推动我们不断进步和成长的动力。通过社会参与和合作,我们可以克服自卑,达到个人成长的目标。这种观点…

3 7 月, 2024 322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笔记 三明治策略:批评夹杂赞美 在《沟通心理学》中,作者刘艳华巧妙地阐述了“批评的艺术”这一话题。其中,她特别提到了“三明治”策略,这一策略让我们在批评之前先给予对方赞美,再夹杂几分细致的批评,最后再以肯定话语结尾,以此减少对方的抵触情绪。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企业与组织都成功运用了这一策略。例如,许多公司在年度绩效评估中,都会先赞美员工的优点和贡献,接着才指出需要改进之处,这样不仅保护了员工的自尊心,还能让批评更容易被接受。 来自 Gartner 的一项研究指出,67%的员工更容易接受带有赞美的批评,并…

7 2 月, 2025 117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内心的冲突》笔记 心灵迷宫中的顺从者:探寻内心冲突的根源 在卡伦·霍妮的《我们内心的冲突》中,作者以犀利的洞察力剖析了人类心理的复杂性,特别是那些被称为"顺从型"的个体。这些人仿佛被困在一个精心编织的心理迷宫中,其行为模式和内心冲突如同一幅精妙的画作,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顺从型个体的特征犹如一首精心谱写的交响乐,其中包含了仁慈、怜悯、爱、慷慨、大方和谦逊等美德。然而,这些表面的和谐下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暗流涌动的内心世界。根据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数据显示,约有25%的成年人具有明显的顺从型人格特征 🧠。这些人往…

4 2 月, 2025 190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笔记 焦虑的根源:童年经历与基本焦虑的形成 在卡伦·霍尼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中,作者深入探讨了焦虑的根源及其对人格发展的影响。霍尼指出,童年时期的经历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那些在成长环境中缺乏安全感、爱护和理解的儿童,更容易形成所谓的"基本焦虑"。 这种基本焦虑并非仅仅局限于特定的人或环境,而是可能扩展到对整个世界的态度。例如,一个在家庭中经历困难的孩子可能不仅对父母和兄弟姐妹产生敌意,还可能对所有人都怀有不信任和仇恨。这种态度的形成与孩子的社交经验密切相关。如果一个…

23 1 月, 2025 238点热度 阅读全文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笔记 金钱困境背后的心理模式探索 在《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一书中,作者黄启团以一位名叫庄原孟的学员为例,深入剖析了人们在追求财富过程中常见的心理误区。庄原孟反复创业失败,困惑于自己的"赚钱模式"究竟出了什么问题。通过催眠等心理学手法,黄启团引导庄原孟探索内心深处的真实渴望。 在这个过程中,庄原孟幻想自己拥有亿万资产和豪华庄园,却意外发现内心深处的孤独感。这一发现揭示了他追求财富的真正动机——渴望得到他人的赞赏和陪伴。然而,当他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时,却发现这种自私的追求恰恰无法赢得…

28 12 月, 2024 105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笔记 焦虑与恐惧的微妙差别 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中,卡伦·霍尼深入探讨了焦虑与恐惧之间的微妙差别。她指出,尽管两者都是对危险的情绪反应,但焦虑往往是对想象中的或不相称的危险的反应,而恐惧则是对实际存在的危险做出的恰当反应。例如,一个母亲因为孩子轻微的感冒而过度担忧,这种反应被定义为焦虑;而当孩子确实患有严重疾病时,母亲的担忧则被视为恐惧。这种区分不仅揭示了情绪反应的本质,也为理解神经症病人的心理状态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文化背景下的焦虑解读 霍尼进一步探讨了文化背景对焦虑理解的影响。她提…

13 12 月, 2024 133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