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魔力》笔记 内在状态与情感转变 在这本《语言的魔力》中,作者(美)迪尔茨通过精准的描绘,向我们揭示了如何通过改变内在状态来达到情感的正向转变。文中提到NLP中的“链接”概念,意味着将一种内在状态与另一种渴求状态连接起来,帮助个体从当前困境中走出来。例如,有人身陷挫败感中,想转变为积极自我激励,但直接跨越这种鸿沟似乎难上加难。通过设置中间状态,如从混乱到好奇,再到激励,逐步引导人们向目标前进。 这种逐步引导的方式在现代心理学中广泛应用。例如,在一个2021年的研究中,心理学家发现,采用分步缓解焦虑法的患者比直…

9 12 月, 2024 125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 以彼之心,还予彼之心 以彼之心,洞悉内心真意 📚 在阅读《沟通心理学》的过程中,我深感受到了"以彼之心,还予彼之心"的重要性。正如书中所说,我们要善于从他人的潜意识行为中洞察他们的内心真意。比如萝丝脚尖指向门口,虽然嘴上不说,但身体的动作却诚实地表达了她想离开的心意。 🧠 而在与他人交谈时,我们也要时刻关注对方的身体语言和行为举止,从中捕捉到他们内心的想法。比如约翰观察到老总频繁地看表,就识趣地主动告辞,反而赢得了老总的好感和后续的合作机会。 💬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时…

9 9 月, 2024 347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 -- | -- 用正确的称谓拉近彼此距离 纵观人生,沟通交流无疑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技能之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鸡同鸭讲"的尴尬局面,彼此无法真正理解对方的想法。究其原因,往是因为我们缺乏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精通心理学,能够通过察言观色洞察他人的心理,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就会多几分把握,更加具有针对性。 在职场上,称呼尤为重要。当一个人的职位发生变动时,恰当的称呼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交流。如文中所述,张总经理刚晋升,被称为"张代总经理",内心难免有些许不快。但小赵及时…

8 9 月, 2024 462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身体语言传递心理信息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言语表达,更要留心对方的身体语言。身体语言往往能够透露出一个人的真实想法和内心状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身体语言及其蕴含的心理信息: 身体语言 心理暗示 座位变动 表达内心的亲疏程度 脚尖指向门口 渴望离开现场 频繁看表/手机 心不在焉,想结束谈话 洞察身体语言的奥秘 身体语言大多源自于人类的本能反应,是一种潜意识的表现。🧠 因此,它比言语更加真实和诚实,能够揭示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情绪。我们要学会观察和解读他人的身体语言,从而洞悉对方的…

3 9 月, 2024 385点热度 阅读全文

《复制卓越的艺术》读书笔记 视觉化原则的魅力 💫 视觉化是一种强大的表达方式,能让枯燥的信息变得生动有趣。📚 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几种视觉化原则,让我们一探究竟。 原则 解释 示例 3B原则 大脑喜欢简单、对比、生动的图像 少就是多 信息过多反而效果打折,简单才是王道 身体语言 图中人物的肢体语言要与内容相符 易于联想 选择与信息相关的具象化图像 这些原则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挑选优质图片,为思维之路铺上生动的视觉体验。✨ 而表达视觉化,作者则提出了两种方式:纯手绘和结构化+视觉化。 纯手绘的个性魅力 🎨 纯手绘方式贴近…

1 9 月, 2024 400点热度 阅读全文

《复制卓越的艺术》读书笔记 视觉化思维的魅力 🎨 读罢此书,不禁为作者"著 雷子"的独特视角所折服。原来视觉化思维不仅可以让我们更自然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更是一种精妙绝伦的艺术形式。作者以新奇创意的文艺气息,娓娓道来了视觉化在职场、生活中的魅力所在。 | | -- | | 精准 | 作者巧妙运用了大量精准的词语和成语,如"视觉冲击力、"优秀的PPT"、"纷繁芜杂"等,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文采。 | | 创意 | 作者以"3B原则"、"少即是多"等新颖的观点,为视觉化思维注入了独特的创意元素,让人耳目一新。 | | 文艺…

27 8 月, 2024 184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理暗示的艺术:自我心灵的魔法 明确目标 🎯 在心灵的旷野中,首先要为自己设定一个清晰的灯塔。明确你希望通过心理暗示达到的具体目标,这如同在迷雾中找到一条通向光明的路径。目标的明确不仅能激发内心的动力,还能为你提供前行的方向。无论是提升自信、克服恐惧,还是实现某个具体的愿望,目标的设定都是心理暗示的第一步。 积极语言的力量 💪 语言是心灵的画笔,用积极的词汇为自己描绘一幅美好的图景。每天对自己说“我能做到”、“我很优秀”,这些简单的句子如同阳光般温暖你的内心。积极的语言不仅能改变你的思维模式,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你…

18 6 月, 2024 281点热度 阅读全文

🌀🧠✨ NLP心理学的奥秘与杨浩鸣的智慧探索 🌟🎯 🔮💡 NLP心理学:解码思维的艺术 神经语言程序学(NLP),这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如同一把钥匙,揭开了人类心智的神秘面纱。由约翰·格林德和理查德·班德勒这两位心理学界的探险家所创立,它不仅是对成功人士思维模式的一种解码,更是引领我们走向自我提升之路的灯塔。 🕺👁️ 杨浩鸣:身体语言的诗人 在NLP的广阔天地中,杨浩鸣先生如同一位诗人,用他对身体语言、理解层次、感知位置的深入研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心理图景。他的贡献,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堆砌,更是实践中的升华,…

28 3 月, 2024 249点热度 阅读全文

🚨 揭秘心灵之窗:透视欺瞒的蛛丝马迹 🚨 在探求人心的无尽迷宫中,心理学家犹如掌握着一把钥匙🔑,能解锁潜藏于言语与肢体间的隐秘真相。当疑云密布,如何透过细微的迹象辨识欺瞒?本文将为你展开一场关于识破谎言的心灵之旅。 🧐 身体语言的微妙剧变 身体,不经意间泄露了内心的秘辛。一个人在编织谎言时,其体态常会透露出无声的告警信号: 焦躁不安,如同风中摇曳的叶,难以寻得宁静之所。 眼神闪烁,避免深入对视,宛如月夜下逃避阳光的猫儿。 手抚面庞,频繁触碰,宛若试图抹去不存在的尘埃。 姿态僵硬,如同一座冰雕,缺乏自然流动之感。 🎭…

26 3 月, 2024 239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笔记 内感官类型的语言表现 “你怎么看这件事?”——如此简洁的开场,是视觉型内感官的典型表达。在李中莹的《重塑心灵》中,这句话不仅引导我们思索事件的本质,更展现了视觉型人群在表达上的特色。他们的语言充满了形象的比喻与具体的描述。通过精辟的例句,书中引导读者观察内感官如何在语言中塑造个性。如:“她明艳秀丽。”这种直观的美感描绘,便通过文字传达了视觉型人的内心世界。书中提及,视觉型人群在描述事物时,常以颜色和形状为主导。事实上,现代心理学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例如,美国心理学会(APA)指出,超过70%的信息…

31 12 月, 2024 128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