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病毒”:警惕消极信念对孩子的潜在危害 导读 本文通过一位国际NLP导师的亲子关系工作坊,揭示了那些悄无声息侵蚀孩子心灵的“病毒”——消极信念。文章以真实案例为引,探讨了父母言行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提醒家长们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防范绝望与无助的“病毒”潜入孩子的生活,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正文 “亲爱的爸爸、妈妈,今天是我考入中山大学的第一天,我非常激动,也非常自豪。在我三岁的时候,是妈妈教我念三字经的。 在我9岁那年,你学会了NLP,你把我从一个不爱学习、做事拖拖拉拉的人,变成了一个热爱学习、努力上…

19 3 月, 2024 249点热度 阅读全文

导读 在近日举行的《起航2012》主题年会第二天,国际自然语言处理大师张国威博士以《适???生存》为题发表了一场引人深思的演讲。文章通过两个生动的故事,揭示了在现代社会中如何适应环境、如何从困境中寻找成长机遇的深刻道理。张博士的见解不仅激发了在场每一位的思考,也为我们的生存法则赋予了新的内涵。 正文 本站讯:2月11日,《起航2012》主题年会已顺利开展至第二天。下午,国际自然语言处理大师张国威博士于《适???生存》来到年会现场并发表了演讲张博士用他的智慧和幽默感染了每一个人,掀起了年会的又一个高潮。想探讨我们在现…

17 3 月, 2024 220点热度 阅读全文

导读 在近日由中国NLP学院主办的第68期《NLP教练管理》课程中,我们得以一窥命运背后的导演之力。文章通过深入探讨命运的形成与改变,以及如何通过NLP教练式管理来优化人生,为我们揭示了决定命运的关键因素。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关于命运、选择与自我提升的探索之旅。 正文 本网讯:2011年4月8日,由中国NLP学院主办的第68期《NLP教练管理》课程在东莞明轩酒店成功开班。 课程由中国NLP学院创始人、高级NLP讲师黄启团先生主讲。 笔者参加了这堂课,一路感动。 我被老师们的专业和敬业精神所感动,被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所…

15 3 月, 2024 248点热度 阅读全文

抉择之间,教育与心理的十字路口 考虑因素:兴趣为马,职业为鞍 在人生的征途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追梦的旅人。选择跨考教育学还是心理学,犹如站在了两条道路的起点,心中充满了迷茫与徘徊。首先,我们必须审视自己的兴趣与热情——这是驱使我们前行的骏马。是否对孩童的成长充满好奇?是否对人类心理的奥秘怀抱着渴望?明确所爱,方能无悔于心。 接着,我们要考虑职业方向的选择,它是承载我们梦想的鞍座。教育学者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心理学家则探索人心的深渊。两者虽同属人文科学,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职业轨迹。此外,个人的知识背景也是决策的重要参考。是…

10 3 月, 2024 327点热度 阅读全文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笔记 身份与心理成长 在《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这本书中,黄启团通过叶文洁的故事,深刻揭示了身份对个体心理成长的深远影响。叶文洁,这位集大学教授、天体物理学家、地球三体组织ETO统帅、妻子和母亲于一身的女性,其行为和选择无不围绕着她内心深处的“受害者”身份展开。这种身份不仅决定了她的自我定位,也影响了她与外界的互动方式。🌌 心理学将人的成长过程分为寄生期、依赖期、叛逆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叶文洁由于历史原因的伤害,心理上停滞在了叛逆期,无法向成熟期迈进。她的内心深处始终是一个卑微的、需要保…

28 12 月, 2024 141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笔记 意识与潜意识的神秘交织 意识与潜意识,如同两个神秘的舞者,在我们内心的舞台上共舞。意识如同站在屋外清晰可见的独立个体,而潜意识则似屋内众多难以窥探的身影。据研究📊,在现代社会中,约 70%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情况,这便是意识与潜意识交替工作的表现。例如,一位职场人士在紧张的工作中,可能会因为过于专注手头的任务,而对周围同事的交谈声“听而不闻”。 在某些关键的时刻,意识与潜意识互相配合与制约。就像举重选手挑战纪录,意识决定目标重量,潜意识则调动身体状态。当选手感到勉强,意…

15 12 月, 2024 144点热度 阅读全文

意识与潜意识的奇妙互动:解锁大脑潜能的钥匙 在李中莹所著的《重塑心灵》一书中,作者巧妙地揭示了意识与潜意识这两个大脑领域的复杂关系。我们的大脑就像一座神秘的冰山,意识仅是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而潜意识则是隐藏在水下的庞大区域。这本书深入探讨了这两个领域是如何协同工作,以及我们如何利用它们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生活质量。 潜意识的力量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据统计,人类大脑的潜能仅被开发了约10%,这意味着我们还有90%的潜力有待挖掘 🧠💡。潜意识不仅负责维持我们的基本生理功能,还储存了我们所有的记忆、经验和技能。想象一下,如…

13 12 月, 2024 145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思想病毒:隐藏在言语中的危险陷阱 在《语言的魔力》一书中,作者迪尔茨引入了"思想病毒"这一引人深思的概念。这些看似无害的言语,实则可能成为影响我们思维和行为的潜在威胁。就像生物病毒和计算机病毒一样,思想病毒也具有传播性和破坏性。它们往往隐藏在貌似合理的表述中,悄无声息地潜入我们的认知系统,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动。 以书中提到的乳腺癌患者为例,她的医生说:"如果你真的关心你的家人,就不会在他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离开他们。"🏥 这句话表面上体现了关怀,但实际上暗含了诸多危险的假设。它暗示患者应该放弃治疗…

12 12 月, 2024 160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疼痛的智慧 在阅读《永续成长的宝藏图》时,我被书中关于疼痛的描述深深吸引。书中提到,疼痛并非仅仅是身体的不适,而是一种智慧的信号,提醒我们关注身体的需求。例如,作者分享了一个关于牙齿疼痛的案例:一个人在面对牙齿疼痛时,没有选择立即服用止痛药或去看牙医,而是与疼痛“磋商”。他感谢疼痛给予的信号,并承诺在疼痛缓解后会去看牙医。结果,疼痛在半小时内消失,而他也在接下来的几天内顺利完成了工作,并在周末履行了承诺。这个案例让我意识到,疼痛是我们身体的一种语言,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需求,并…

9 12 月, 2024 183点热度 阅读全文

你的“生命软件”升级过吗? 黄启团老师在《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一书中提到,我们的信念就像电脑软件一样,需要不断升级。许多根深蒂固的信念,如同老旧的操作系统,曾经或许适用,但如今却可能成为阻碍我们前进的绊脚石。 就像书中提到的“晚上洗头会头疼”,在过去缺乏现代生活设施的年代,这的确是经验之谈。然而,时代变迁,生活方式更新迭代,如果还固守着这样的旧观念,无疑是刻舟求剑。 我们的思想也需要与时俱进。那些让我们在情感关系中屡屡受挫的、在职场发展中停滞不前的,或许正是一些过时的信念在作祟👿。例如,总想在争吵中占上风,却忽…

4 12 月, 2024 176点热度 阅读全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