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笔记 模式与重复 在阅读《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时,我被书中郭时蕾的故事深深吸引。她不断更换工作,却始终无法摆脱沉重的工作负担,同事们似乎总是轻松自在,而她却如同背负着沉重的包袱。🌟 这种模式在她生活中反复出现,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她总是那个最忙碌、最疲惫的人。书中通过《人生五章》的小诗,巧妙地揭示了这种模式的本质:一个人固有的行为、思维、情绪反应等,构成了他生命中的“模式”。郭时蕾的故事,正是这种模式的生动体现。 内在的驱动力 郭时蕾的忙碌和疲惫,并非无源之水。书中揭示,她的这种行为模…

3 1 月, 2025 155点热度 阅读全文

复制卓越的艺术:读书笔记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 在《复制卓越的艺术》中,雷子老师开篇即点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效果比道理更重要。许多人在学习和工作中,往陷入了对道理的执着,忽略了效果的实际意义。我们常会听到各种成功人士的经验分享,这些经验看似有理,但并不一定对每个人都适用。就像一件华丽的衣服,不一定适合所有的身材。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目标,选择最适合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正确”。 雷子老师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说明了这一点:很多企业花费巨资邀请导师进行培训,但效果往不尽如人意。原…

22 9 月, 2024 258点热度 阅读全文

复制卓越的艺术 缘起奇妙 时间:20世纪70年代初期 🕰️ 地点: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 📍 两位创始人理查德·班德勒和约翰·格林德偶然结识,开启了NLP(新思维语言程序学)的创立历程。他们模仿研究了三位顶尖导师:维吉尼亚·萨提亚、弗里茨·波尔士和米尔顿·艾瑞克森博士,融会贯通创造了这门应用心理学。 这一奇妙的创始经历启示我们:模仿是人类学习的捷径,通过重复练习,我们能站在巨人肩膀上,快速掌握卓越技艺。🧠 只要我们愿意付出时间和努力,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 模仿之道 整理与编辑,机缘与学习 ✍️ 理查德最初只是被…

29 6 月, 2024 211点热度 阅读全文

性格决定成败:破解重复失败的密码 导读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重复犯同样的错误,仿佛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所困。这篇文章通过探讨九型人格与NLP教练式管理,揭示了性格与信念如何成为我们不断栽跟头的根源,并提供了破解这一困境的钥匙。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心灵的探索之旅,了解自我,拥抱改变。 正文 你有没有想过你从小就经常被什么绊倒?有人说我太在乎别人了s的眼睛、意见经常因为这个事情受挫;有人说我关心别人 s的眼睛,往往是因为面子,但我害怕在我很难过的时候说出来;有人说我专注力不够,总想找借口放弃…人只分为男人和女人,但为什…

20 3 月, 2024 199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笔记 卡伦·霍尼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犹如一把剖析人类内心的手术刀,细腻而深刻地揭示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因焦虑与恐惧所陷入的心理困境。无论是对爱的渴求还是对爱的误解,这本书都给出了深刻的解答,仿佛在黑夜中亮起了一盏智慧的灯。 爱与神经症的错综复杂 爱,这个看似简单却迷离的词汇,究竟意味着什么?在我们的文化中,爱往往被简单地定义为给予和获得感情的能力。然而,这种定义过于笼统,无法揭示爱真正的复杂性。真爱的根本在于一种对他人的基本肯定,而不是出于对失去的恐惧或希望将对方牢牢掌控的念头。反观神经…

11 2 月, 2025 193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笔记 内心深处的童年回声:与受伤的内在小孩重逢 在《0次与10000次》这本深邃而富有洞察力的著作中,作者吉塔·雅各布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我们内心深处那个受伤的"小小的自我"。这个概念犹如一面魔镜,照映出我们成年后仍在重复的童年创伤模式。雅各布巧妙地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读者铺设了一条通往自我疗愈的康庄大道。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内心深处那个脆弱的声音。根据最新的心理健康调查数据显示,约有 45% 的成年人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童年创伤的影响 🧠。这些数据无声地诉说着一个残酷…

11 2 月, 2025 178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构建的迷宫:框架的陷阱 在迪尔茨的《语言的魔力》一书中,他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语言如同魔法般的力量,它不仅可以传递信息,更能构建思维的框架,引导人们的认知方向。书中班德勒与听众的互动,宛如一出精心设计的舞台剧,将语言的魔力展现得淋漓尽致。班德勒构建了一个以“问题框架”为核心的迷宫,他如同迷宫的建造者,熟练地运用各种语言技巧,将试图帮助他的听众引入歧途。他不断地变换着框架的尺寸和角度,时而放大问题,渲染危机的紧迫感,时而又将矛头指向质疑者,将他们的善意曲解为恶意,将他们的帮助贬低为攻击。 书中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

31 1 月, 2025 124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笔记 焦虑:来自压抑的恐惧 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一书中,霍尼对弗洛伊德的焦虑理论进行了细致探讨和批判。霍尼认为,焦虑不仅仅来源于对放纵冲动的恐惧,而更多地源于对压抑这些冲动的恐惧。这一观点为我们理解复杂的焦虑反应提供了崭新的视角。现代社会中,焦虑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目前全球约有3.6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 这种焦虑不仅体现在担心性冲动和攻击冲动的释放上,更是因为社会文化对于这些冲动设置了种种禁忌,使人们在压抑中挣扎。 在当下,中国社会对于性教育的缺乏,使…

11 1 月, 2025 124点热度 阅读全文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笔记 自私与成功:庄原孟的启示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怎样对待别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所获得的支持和肯定。《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中,庄原孟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点。庄原孟曾经深信,只要拥有足够的钱与豪华的庄园,他就会得到大家的赞赏。然而,现实却让他在生意场上屡屡碰壁。究其原因,他内心深处从未真正关心过他人。他的自私不仅阻碍了他的事业发展,也使得他在朋友和客户之间得不到应有的支持。 就如书中所提:“目中无人,是生意失败的根源”。庄原孟的例子让我们深刻意识到,为了成就更大的事业,更需要心怀他…

29 12 月, 2024 134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笔记 内感官:解码思维的密码,开启沟通的新纪元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接收海量的感官刺激。《重塑心灵》一书为我们揭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我们的大脑如何处理、储存和运用这些信息。作者李中莹巧妙地引导我们进入内感官的奇妙世界,让我们得以一窥思维的运作机制。 内感官,这个看似陌生却又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概念,包括内视觉、内听觉和内感觉。它们就像是我们大脑中的三位魔法师,将外界的信息转化为我们可以理解和运用的形式。想象一下,当你回忆一个美好的瞬间时,你可能会"看到"那个场景(内视觉),听到"当时的声音…

28 12 月, 2024 133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