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事成的艺术>读书笔记》 一、记忆的多元模式与交流技巧 在《心想事成的艺术》中,作者琳赛·安格尼斯为我们揭示了记忆的多种模式以及相应的交流技巧,令人眼界大开😃。书中提到,记忆可分为视觉记忆、听觉记忆、逻辑记忆和动觉记忆。当我们向他人提问时,会发现他们的反应可能首先进入某一种特定的记忆模式。比如,问一个动觉类问题,对方可能先进入视觉记忆。这一现象表明,我们每个人都有主导型的记忆系统和交流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个具体的案例🎯:一位公务员习惯通过观察他人眼睛的转动模式来评判对方。比如,在确认问题…

20 7 月, 2024 233点热度 阅读全文

团队建设难题何在?揭秘组织系统排列的力量 导读 在团队建设过程中,你是否也遇到过如李先生一般的困境?多次尝试,却始终难以打造出一支强大的团队。本文通过介绍组织系统排列的理论与实践,为你揭示团队建设难题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如何运用系统排列的力量去破解这些难题。 正文 佛山市一家医院的院长李先生一直希望为自己的医院组建一支强大的团队。 然而,经过多次努力、各种方法后,结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问题的背后是什么? 2016年4月10日,首期“看不见的力量:组织体系对接研讨会”在广州落下帷幕。 国际著名组织体系安排导师霍恩先…

28 3 月, 2024 265点热度 阅读全文

🌌 星辰下的语言学奥秘 🌟 🧠 心灵编程:神经语言程序学 (NLP) 的奥秘 🔮 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神经语言程序学(NLP)宛如一艘探索心灵深处的神秘帆船。它是一门研究人类心智和语言之间微妙联系的学问,致力于解码语言模式如何塑造我们的思维与行为。NLP学者如同巫师般,通过揭示语言的隐秘规律,尝试调整人们的心理航向,引领他们驶向更加和谐的精神状态。 想象一下,一句话的力量竟能开启新的认知大门,或是一句激励能让人重拾信心,这正是NLP的魅力所在。它不仅能够提升个体的沟通技巧,更是一把钥匙,能够解锁心理健康的宝箱,帮助…

24 3 月, 2024 203点热度 阅读全文

🧠💬 神经语言程序学 (NLP) 与病理语言学:探索语言的奥秘与挑战 🔤 引言:语言,大脑与人的交响曲 在人类心智的广阔舞台上,语言扮演着一位多面手,既是思想的载体,又是行为的向导。神经语言程序学 (NLP) 与病理语言学,作为探究语言深层次作用的两大学问,各自揭开了心智与言语之间复杂联系的一角。本文将带您走进这两门学科的世界,一探它们的秘密。 🌀 NLP:塑造思维之翼 神经语言程序学 (NLP),一门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跨学科领域,它深究语言如何影响个体的内在思维和外显行为。通过精细的语言模式分析,NLP试图…

20 3 月, 2024 255点热度 阅读全文

NLP高级班:突破心灵枷锁,重塑人生轨迹 导读 在追求个人成长与心灵突破的道路上,NLP(神经语言程序设计)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本文分享了一次NLP高级班的培训经历,揭示了如何通过重塑心灵印记,改变那些深植于潜意识中的恐惧与障碍,从而引领学员们走向更加美好的人生。 正文 本网站新闻2009年12月3日—8日,我们与智慧联盟举办了第五届高管二期。课程一如既往地在美丽的假日半岛举行,学员们仍然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不同的是,第二阶段的导师是来自美国的SuziSmifh(苏茜·史蜜夫)苏茜·史密斯女士毕业于犹他大学和弗…

18 3 月, 2024 232点热度 阅读全文

自恋之镜:探究NPD的心灵奥秘 在心理学的广阔园地中,有一朵异彩纷呈却又暗藏刺棘的花——自恋型人格障碍(NPD)。这是一种令人着迷又让人困惑的心理现象,它如同一面扭曲的镜子,映照出患者夸大的自我形象,同时又将他们的同理心置于一旁。 自恋的阴影:何为NPD? NPD,即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其核心在于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过分夸大与依赖。患者往往如同孔雀般炫耀自己的羽毛,却对他人的评价敏感至极,如同含羞草触碰不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常显得缺乏同理心,对他人的感受漠不关心,甚至有时会表现出冷漠或轻蔑。 症状的冰山:…

10 3 月, 2024 431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笔记 卡伦·霍尼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犹如一把剖析人类内心的手术刀,细腻而深刻地揭示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因焦虑与恐惧所陷入的心理困境。无论是对爱的渴求还是对爱的误解,这本书都给出了深刻的解答,仿佛在黑夜中亮起了一盏智慧的灯。 爱与神经症的错综复杂 爱,这个看似简单却迷离的词汇,究竟意味着什么?在我们的文化中,爱往往被简单地定义为给予和获得感情的能力。然而,这种定义过于笼统,无法揭示爱真正的复杂性。真爱的根本在于一种对他人的基本肯定,而不是出于对失去的恐惧或希望将对方牢牢掌控的念头。反观神经…

11 2 月, 2025 189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笔记 《语言的魔力》一书中,(美) 迪尔茨通过他那恰如其分的文字,深刻揭示了语言的影响力,且通过故事和实际案例展示了言语潜在的力量。译者谭洪岗对书中复杂的概念进行了清晰直白的中文诠释,让读者可以更加轻松地理解。这本书不只是关于言辞的艺术,而是探讨了言辞背后隐藏的信念、框架与行事策略。 言辞的微妙力量与信念的重塑 迪尔茨在他描述的故事中,深刻揭示了信念是如何通过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人行为和思维模式的。罗伯特与听众间的对话正是将信念与言辞互动展示得淋漓尽致的一个案例。在这一案例中,听众逐步通过提问挑战了罗伯特…

10 2 月, 2025 192点热度 阅读全文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读书笔记 五感与内省:两种幸福的探讨 在《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一书中,黄启团带我们探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幸福源泉。一种是以自我为中心,向外追求,从外在的五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中获取短暂的满足。尽管这类追求能够提供即时的愉悦,但其本质脆弱,容易受到外界变化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庞大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正如《2019年中国家庭幸福感报告》中提到,高收入家庭幸福指数与低收入家庭的差异并不显著,这表明单纯的物质满足无法长久维系幸福感。而另一种幸福则源自对内在世界的探求,通过内省和对心灵…

7 2 月, 2025 109点热度 阅读全文

当控制欲与不信任感占据心灵舞台 在《0次与10000次》这部作品中,作者[德]吉塔·雅各布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深入浅出地剖析了那些被控制欲和不信任感所困扰的灵魂。书中的人物仿佛一面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那些隐秘的角落。 例如,那位“我太讨厌一个人了”的主人公,为了逃避孤独的深渊,甘愿主动承担那些令人感到不愉快的任务,以换取他人的关心和照顾。这种近乎病态的依赖,恰恰源于内心深处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和对被抛弃的恐惧。而那位在感情结束后急于寻找新依靠的“下个拐角处已经站着另一个人”,则更像是漂泊在情感海洋中的一叶孤舟,永远…

29 1 月, 2025 130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