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笔记 逃避与面对:寻找内心的伊甸园 在阅读《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这本书时,我被作者黄启团通过了尘的故事所传达的深刻道理所触动。了尘,一个在世俗与寺院间不断逃避的女子,她的经历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逃避倾向。🌿 逃避,似乎是人类面对困境时的本能反应,但正如书中所言,逃避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可能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书中提到,了尘从小到大,每当遇到困难或批评,她总是选择逃避。这种行为模式不仅没有让她找到内心的平静,反而让她陷入了更深的痛苦之中。🌪️ 这让我想起了现代社…

31 1 月, 2025 118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读书笔记 逃避与面对:自我发展的两难选择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这些困难和挑战可能会让我们感到不安,甚至有时会让我们感到无助和软弱。然而,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的应对策略往会决定我们的成长方向和人生轨迹。🌈 在《0次与10000次》这本书中,作者深入探讨了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两种常见应对策略:逃避和面对。逃避策略包括所有能让人麻醉自我、分散注意力的形式,比如沉迷各种社交媒体、饮食无度或过度运动等。这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暂时回避不愉快的情况,但当它阻碍了我们…

13 8 月, 2024 208点热度 阅读全文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笔记 出家人为何也需心理疗愈 在繁华尘世中,我们常因种种烦恼而追求心灵的安宁,然而谁曾想到,出家人也有其内心的困惑。黄启团所著的《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一书中,述及一位叫了尘的出家人,她在几座寺庙之间辗转,苦苦寻求内心的宁静,却始终难以与其他师父和睦相处。 当她在课堂上向作者展示她的内心世界时,我们得以窥见人类行为模式的复杂。了尘总是逃避问题,从童年起,这种逃避就成了她的生活模式。举目无亲的她,总在寻找外界的解救,而最终站在舞台上,她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除了自我内省,谁能给予她真正的解脱…

30 1 月, 2025 106点热度 阅读全文

现代人逃避焦虑的万般姿态 卡伦·霍尼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现代人神经症人格的根源——焦虑。身处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焦虑如同无形的网,将我们牢牢困住。我们竭尽全力想要挣脱,却往往深陷其中,不得解脱。书中对于逃避焦虑的四种方式的深刻剖析,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在焦虑面前的种种挣扎与无力。 合理化焦虑,是将内心深处的不安,伪装成冠冕堂皇的理由。就像过度焦虑的母亲,将自己的过度担忧,归咎于孩子的脆弱,将焦虑转化为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否认焦虑,则是将焦虑彻底屏蔽在意识之外,仿佛只要看不见,便不存在。然而,焦虑如同…

20 12 月, 2024 113点热度 阅读全文

以建设者的姿态积极面对人生困境 黄启团老师在《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一书中,分享了一个发人深省的观点:面对困境,我们的反应模式往往决定了事情的发展方向。有些人遇事选择逃避,像文中那位频繁跳槽的销售经理,总觉得是公司的问题,却从不在自身寻找原因😔;还有些人习惯攻击他人,将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书中提倡我们做一名“建设者”, 当我们以建设者的姿态面对问题时,就会主动寻求解决之道。就像书中提到的微信群管理,与其抱怨群成员不活跃、信息冗杂,不如思考如何提高群聊质量,或者身体力行地分享有…

4 12 月, 2024 137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内心的冲突》笔记 神经症冲突的根源与表现 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中,卡伦·霍妮深入探讨了神经症患者内心深处的冲突及其表现形式。她指出,这些冲突往往源于个体对安全感、情感需求以及权力和名声的异常渴求。例如,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因为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内心产生了对安全感的极度需求,这种需求往往表现为对情感的异常依赖。根据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0%的都市白领表示,他们在工作中感到孤独和无助,这种情感上的空虚感促使他们寻求更多的情感支持,从而加剧了内心的冲突。🌆💼 霍妮进一步分析了这些冲突的复杂性,她认为这些冲突…

21 11 月, 2024 157点热度 阅读全文

童年阴影的深远影响 沐浴在午后的阳光里,细细品读着[德]吉塔·雅各布的《0次与10000次》,书页中跳动着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他们的故事如同投射在内心深处的镜像,映照出童年经历对人生轨迹的深刻影响。书中的马克,事业有成却深陷婚姻破裂的泥潭,究其根源,竟是源于童年时期父亲的漠视。这种漠视如同无形的枷锁,禁锢着马克的内心,让他在潜意识里复制着父亲的行为模式,即使竭尽全力想要摆脱,却依然深陷轮回,令人唏嘘不已。 童年时期遭受的严苛对待,如同在心灵深处埋下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被现实的引线点燃。书中的安德里亚,从小在修女严…

27 10 月, 2024 198点热度 阅读全文

勇敢面对内心的恐惧,拥抱爱的可能性 🌟 认识与接纳恐惧感 亲爱的朋友,我们都曾经历过对心仪之人的恐惧感。这种情绪并非你一个人的独特体验,而是人之常情。首先,我们要正视并接纳这种恐惧感的存在。它源自于我们对未知的担忧,对被拒绝的害怕,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怀疑。但请记住,恐惧并非你的全部,它只是你内心的一部分。通过正视和理解它,我们才能更好地克服它。 探究恐惧的根源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仔细分析这种恐惧感的根源。它可能源于过去的创伤经历,或是你对自己的不自信。无论是什么,请不要回避,而是勇敢地直视它。只有深入了解恐惧的缘由,…

26 9 月, 2024 208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笔记 童年和家庭塑造了人们的人格与情绪模式 《0次与10000次》一书探讨了家庭环境如何深刻地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方式。通过描述主人公本及其家庭的关系,揭示了童年经历如何铸就了他成人后的行为模式。本的母亲总是小心翼翼地迎合他的暴躁父亲,从中本学会了如何避免冲突,甚至为了家庭的和谐,宁愿牺牲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这种内在的紧张和对冲突的避让,不仅仅是家庭环境的结果,更是一种深植于内心的行为模式。 实际上,许多人在成长过程中会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行为模式。如果家庭中有一个脾气暴躁的父亲与一位沉默懦弱的…

20 7 月, 2024 224点热度 阅读全文

教练式管理:如何引导员工面对“错误 导读 在企业管理中,员工犯错是难以避免的现象。然而,如何正确处理这一情况,既能让员工成长,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是每位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一次NLP辅导管理课程的经历,分享了教练式管理在处理员工错误方面的独到之处,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解决思路。 正文 如果有一天你在森林里迷了路,兜了一圈,发现一个岔路,一个又大又宽,一个又小又窄,你会如何选择? 有人说,走大路。 如果很多人拿了,就证明还有出路吗? ——但是只有少数人能够成功。 如果你走很多人走的路,你就只能平庸! 所以他…

20 3 月, 2024 199点热度 阅读全文